- 熱門職位
- 熱門地點
- 地區(qū)招聘
提起山西大同,云岡石窟、懸空寺的雄渾獨特,善化寺、華嚴寺內木建古跡的巧奪天工,吸引著眾多游人前來探訪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在地級市大同,隱藏著一座國家一級博物館。
公元398年拓跋珪遷都平城,今大同境內,“營宮室,建宗廟,立社稷”,建立起一個融游牧風俗于農耕生活之中的“大都市”。
大同市博物館展出的陶俑形色各異,別具風姿,工匠們精湛的技藝令人贊嘆,藝術地再現(xiàn)了北魏平城市井生活的繁盛。
司馬金龍墓中的出行俑陣立于展廳之中,前側導騎俑著雞冠帽窄袖衣,整裝待發(fā);中間步兵儀衛(wèi)俑戴垂裙風帽,神情肅穆,簇擁兩側;后方甲騎具裝俑,頭戴兜鏊,人馬披甲,威武雄壯,護衛(wèi)后方,威風凜凜。
“大部分陶俑服裝顯現(xiàn)出游牧民族的特征,而儀仗隊列承襲中原文化禮制,直觀反映了文化的交往、交流、交融!贝笸胁┪镳^副館長曹臣明向記者介紹。
佇立在文物前,不少游客紛紛拍照記錄這份來自千年前的震撼!岸颊f‘地上文物看山西’,這個司馬金龍墓俑群太震撼了!”來自浙江的游客付女士感嘆道。
北魏平城時期,平城(今大同境內)是當時絲綢之路的重要節(jié)點。大量奇珍異寶、西域樂器、雕刻紋飾一同循著這條絲綢之路進入今大同境內。
“從這件司馬金龍墓石雕帳座來看,能夠看到西域文化的蹤跡,忍冬紋、雙蓮瓣紋、聯(lián)珠紋沿絲綢之路傳入,形成了極具異域風格的地域文化特色,從側面證實了當時中西方文化往來頻繁!贝笸胁┪镳^講解員謝志文介紹道。
石雕帳座旁展出的石雕棺床紋飾豐富、雕刻精美,五弦琵琶、四弦琵琶、排簫、橫笛、鼓、篳篥、細腰鼓等不同地域文化樂器呈現(xiàn)其間,合奏齊鳴,匯成一曲異域風十足的交響樂曲。
除此之外,大同市博物館內陳列的勞作俑、舞俑,記敘著北魏時期經(jīng)濟、文化生活的繁榮。
大同市博物館展陳研究部副主任白月介紹說:“北魏鮮卑屬游牧民族,入主中原后,過起了定居的農耕生活,一些勞作俑或手持陶碓,或起鍋燒灶,或立于井旁,這些都展現(xiàn)出市井生活中農耕文明的滲透。”
步入魏碑展區(qū),感受千年前魏碑體的金石之氣。魏碑體“上承漢隸,下啟唐楷”,有著任何字體都無法替代的獨特之處。
《司馬金龍墓銘》是平城魏碑的代表。“平城魏碑是魏碑體的開源之所在,開創(chuàng)了楷書的陽剛之氣、壯闊之風,工匠們在刊碑刻石之時,開放、自由、粗獷的筆調,時至今日都值得我們反復琢磨!贝笸袝覅f(xié)會主席杜鵑如是說。
展柜中刻有“平城”字樣的瓦當也在千年之后煥發(fā)出全新活力。文創(chuàng)產品讓文物“活”起來、讓中華文化元素“潮”起來!耙云匠峭弋敒橹饕赝瞥雒⒐谖、海鹽口味雪糕,希望游客們能把同博元素、大同魅力看在眼里、拿在手里、嘗在嘴里、記在心里!贝笸胁┪镳^公眾服務部主任文慧說。
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。來大同市博物館參觀的游客來來往往,或安靜地游走,或佇立于美輪美奐的“國寶”之間。一位曾從事博物館工作多年的老先生說,參觀博物館,看到了文物之美,看到了歷史的誘惑力和歷史文化的意義。 新華社太原5月18日電
大同開放大學秋季招生開始
近日,大同開放大學2025年秋季招生正式啟動,有意愿提升學歷的人員,可到大同開放大學或各 ...
大呼高速全線正式恢復雙向通行
7月20日,隨著S30孫右高速戶部樞紐最后一個封路水馬撤場,歷時近兩個月的S30孫右高速 ...
陽高縣傳統(tǒng)文化大集開幕
7月18日,為期10天的陽高縣傳統(tǒng)文化大集暨啤酒美食周拉開帷幕,旨在傳承弘揚傳統(tǒng)文化,促 ...
青春丈量古城 創(chuàng)意暢想未來
7月的大同古城,青磚黛瓦間流淌著千年文脈,也涌動著青春的朝氣。7月14日至18日,“青春 ...
大同南站出站口亂象已整改
7月18日,市委督查室會同大同日報社、大同廣播電視臺組成的督查組對交通樞紐“窗口”督查問 ...